诗篇《夜泊秦淮》汉语拼音注解:
下面内容是古诗《夜泊秦淮》的拼音版本:
烟笼寒水月笼沙,(yān lóng hán shuǐ yuè lǒng shā)
夜泊秦淮近酒家。(yè bó qín huái jìn jiǔ jiā)
商女不知亡国恨,(shāng nǚ bù zhī wáng guó hèn)
隔江犹唱后庭花。(gé jiāng yóu chàng hòu tíng huā)
古诗《夜泊秦淮》创作背景简述:
六朝古都金陵的秦淮河岸,历来都是权贵享乐游宴的地方,渐渐也成了奢靡生活的象征。”秦淮”二字的背后,更是反映出了一种社会现象。杜牧夜间停船于此,眼前所见灯红酒绿,耳畔听到的却是淫歌艳曲,他因此感慨万分,触景生情,写下了这首《夜泊秦淮》。
杜牧的诗篇多与现实相关,他前期对政治颇为关心,对当时病入膏肓的唐王朝忧心忡忡。他看到了统治集团的腐朽和昏庸,也看到了藩镇的割据自立和边患的频繁。他深感社会危机四伏,唐王朝的前景堪忧。这种对时代和社会的深深忧虑,促使他创作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。《夜泊秦淮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。
杜牧的这首诗描绘了秦淮河的夜景,歌女在商市中为人演唱,却不领会民族的深重灾难。其含义并不言明,但细品则可知其对当权者的隐晦批评,同时也寓言着晚唐时期的种种困境和矛盾。下面是对于此诗更为详细的解读。
详细解读《夜泊秦淮》:
此诗以景起笔,以景作结。诗人开头来说描绘了秦淮河夜晚的景象,烟笼寒水、月笼沙,一片迷蒙之中透出清冷。接着写自己小船夜泊秦淮河畔,离酒家不远。通过歌女的歌声引出了全诗的主题——亡国之痛。但卖唱为生的歌女哪知亡国之恨?即使隔着江水,依然高唱着《后庭花》。这里诗人通过鲜明的对比和象征手法,既表现了秦淮河的繁华与历史悲剧的巨大反差,又展现了作者对民族命运的无比关心和对深重忧虑的情怀。
整首诗既描绘了秦淮河的美景,又批判了那些在歌舞升平中忘记国事的统治者。在诗人的笔下,”后庭花”已不再仅仅是一种乐曲名或花卉名,而是成为了亡国之音的象征。此诗不仅是一首描写夜景的佳作,更是一首寓意深远、批判时弊的佳作。杜牧以他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想法,将历史与现实、个人与民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,展现了诗人高尚的爱国情怀和深沉的历史思索。
《夜泊秦淮》是杜牧创作的一首充满历史意味与现实意义的诗篇。通过对秦淮河夜晚景象的描绘和对歌女生活的叙述,表现了作者对民族命运的关心和对当权者的隐晦批评。整首诗简练而富有寓意,既是对历史的一种反思,也是对现实的一种警示。